在非洲做令社会尊敬的国际化企业——青岛佑兴在安哥拉树立中国民营企业良好形象
发布日期:2018-09-07 信息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分享到:
从2002年进入安哥拉市场,到2009年公司加大投资,青岛佑兴集团在安哥拉的起步发展颇为顺利。2009年起至今,佑兴集团筹划建设公司基地,由批发鞋类业务做起,逐渐拓展到家电和发电机,再到着重于零售业务,形成了其独特的商业模式,用又一个10年在这个非洲西南部的国家继续扎根、深耕。
多元化经营
花生种植项目是佑兴集团总裁陈松带入安哥拉的项目之一。“据我们的研究和实验结果,借助从美国引进的种子和技术,通过机械化的方式,每公顷的预计产量可达4吨,即目前平均产量的8倍。如果产量可以达到预期,我们将建设一个花生生产示范园,帮助当地农民种植花生并进行分配。随后,还可以发展加工和境内外贸易。”陈松说,“上述项目,公司在2017年投资了500万美元,2018年起,根据项目的发展情况,正在逐渐加大投资力度。”
另外,佑兴近几年还出资3000万美元,对安哥拉商业中心及基地建设等领域进行了投资。
而佑兴在安哥拉营业额最高的领域,还属mdc商场。“尽管在外汇方面遇到一些难题,但由于公司在其他国家也有投资,所以能够克服这些难题。”陈松说。
风雨无阻
回首过往,佑兴的安哥拉之路并非一帆风顺。由于2015年石油危机的爆发,佑兴的业务量也出现下滑。如何克服危机所带来的一系列挑战,是陈松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危机所带来的主要困难是外汇短缺,尤其对于我们这样的贸易企业。因此,我们主动减少了进口并开始发展出口业务,包括水果,木材,咖啡等,从而获取外汇,虽然有限,但可以保证一定的资金流动。”陈松回忆说。
在国外,很多人提到中国,就会想到产品质量不过关。对于这种偏见,陈松毫不认同,“佑兴创立mdc之前,很多人确实不知道中国也有高质量产品。让人们的认知升级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那些生产劣质产品的厂家也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被淘汰。我们公司从未与这样的厂家有过合作。我相信如果有更多的公司保持这样的底线,假冒伪劣产品的生产也会被终结。”
未来可期
谈到再下一个十年,陈松既着眼于发展企业自身,也重视回馈当地社会。“我们想在其他较发达的非洲国家成立mdc,建立一个国际化的体系。”在陈松看来,非洲是个很有潜力的大陆,虽然在发展过程中会有些许阻碍,但是从长远看,还是有很多的发展机会。目前,非洲的经济形势落后于其他大陆,恰恰需要更多的投资来促进发展。但这些都取决于当地是否有良好的投资环境和政府的政策来鼓励企业进行投资。
“做一个令社会尊敬的国际化企业”“担当、高效、卓越、共赢”,打开佑兴集团的九游官网,这两句话引人注目。佑兴,也是依照这两句话去行动的。
到2017年底,佑兴安哥拉集团已经连续三年参加圣诞节孤儿院捐助活动,作为在安的中国民企,佑兴坚持回馈当地社会。2016年与cameha孤儿院签订帮扶协议,帮助孤儿院翻新和粉刷校舍,为孤儿院毕业孩子提供实习岗位,组织集团员工到孤儿院做义工等等。这些捐助活动不仅实现了作为一家中国民营企业的使命,也树立了佑兴在安融入当地社会,关注当地弱势群体的良好形象。
正如陈松所言,“我很乐意与非洲的发展齐头并进。希望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成为一座连接亚洲、欧洲、非洲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