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总商会名誉会长、广东恒兴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陈丹:廿六载谱写国际化新篇章
发布日期:2018-08-28 信息来源:广东省工商联 分享到:
2017年11月18日,埃及国家电视台多个频道都在同时直播一个开业庆典:埃及全国瞩目的重点民生项目——埃及国家水产产业园隆重开业。在开业庆典上,埃及总统阿卜杜勒·法塔赫·塞西亲切会见了一名看着有些清瘦的中国人,并高度赞扬中国人及其公司在过去十八个月的辛勤付出,衷心感谢对他们为埃及水产业的发展所做的卓越贡献。
这一天,埃及全国人民通过直播看到自己国家第一个气势恢宏、中东地区最大、结构完善的世界级水产产业园,了解到从此埃及的水产行业一步迈进了世界先进行列,从此自己的餐桌上将有安全、营养、健康的品种丰富的养殖水产品,同时也初次听到与这一切紧密关联的一个中国人以及他的企业的名字:陈丹、广东恒兴。
从“粮食大王”起家
时光荏苒,沧海桑田,谁也不曾想到,26年前,那个冒着酷暑烈日,蹬着三轮车走街串巷送大米收麻袋的清瘦小伙,能够在屡次的行业变革中,凭借异于常人的商业天赋和胆魄,准确地抓住一次又一次的转型机会,踏上一个又一个的新台阶,建成广东恒兴这艘产业航母,走出国门,昂然起航。
从1991年的一间小小的粮油贸易店发展到现在拥有70多家子公司的产业大集团,恒兴经历了数次转型。
创业之初依靠勤劳和诚信,经过4年的努力,1995年陈丹从一名街头小贩成为有名的“粮食大王”。由于经常向饲料厂提供玉米、豆粕等原材料,陈丹得以窥探到这个行业的发展秘密。
上世纪90年代,中国饲料业如日方升。由国企和外资垄断的饲料业还是一个卖方市场,产品供不应求,利润可观。这一切陈丹都看在眼里,并很快促成了主业的一次彻底转型。1995年,陈丹成立湛江恒兴饲料实业有限公司,从普通小贩蜕变为真正的实业家。
陈丹卖饲料与众不同,饲料还没有出厂,他先给养殖户送上养殖技术。“许多养殖户的养殖知识较为缺乏,日常管理水平较低,病害防治理念薄弱。他们管理不好,养殖不好,那也会影响我们上游企业。”陈丹先把行内顶尖的专家请到湛江,手把手教农民科学的养殖技术,不仅不收费,还给来听课的农民每人发20元。当时这一前卫的举动,让前来授课的专家连连摇头,甚至连恒兴内部的员工都难以理解,但这却是后来在饲料行业中日趋成为核心竞争力的服务营销雏形。
1996年,凭借过硬的产品质量和独特的营销策略,恒兴的家禽饲料在市场上一炮而红,只用了3个月,就销售了7000吨,让业界啧啧称奇。
正当事业势如破竹之时,舵手陈丹却来了个急刹车,把主业从家禽饲料全面调整为水产饲料。众人大惑不解,陈丹说:恒兴要做就做行业老大,家禽饲料恒兴永远无法做赢正大,猪饲料则不可能超越新希望,与其跟着挤那根独木桥,不如现在就另寻阳光大道。
1997年,白斑病大规模爆发,对虾养殖形势严峻。“牛胆”的陈丹却逆势而上,在海南建起第一条虾饲料生产线,一些老农都为他捏一把汗。结果半年后,工厂不仅没像别人想的那样“养蚊子”,反而实现了满负荷生产。这是陈丹的第三次转型。
1998年,广东恒兴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成立。这时,南美白对虾养殖尚处于推广阶段,对饲料业的拉动力还未完全激发,陈丹却已急不可待地建成了全国最大的水产饲料加工厂。6条生产线,使他在业内获得了“疯子”的称号。
为了推动产业发展,陈丹到处考察,经过多方考证对比,准确地预判到南美白对虾将会迅速取代当下正热的草虾。他果断地从泰国引进南美白对虾,并成功研发出淡水养殖的新模式。
当时领衔该研究项目的博士笑称淡水养白虾这一狂想很可能是一场科研长跑。一些业内人士也不无嘲笑地等着看笑话。然而短短3年后,这个“疯子”的“呓语”竟在肇庆、斗门一带成为现实。适应淡水的种苗培育出来后,南美白对虾的养殖规模马上呈几何级数增长。
据统计,1999年—2000年,南美白对虾在中国取代斑节对虾成为主流品种,掀起了一轮产业增长高潮,2000年开始恢复至历史最高产量,达22万吨;2001年,产量又猛增至30.4万吨;到了2005年,仅海水养殖的产量就达40.8万吨,而淡水养殖产量达44.1万吨。
进入新世纪,对虾养殖大火。成为对虾饲料雄主的陈丹,已不满足于卖饲料,他瞄准的是整条水产产业链。因为他认为,水产企业的竞争,将演绎成为多方位多层次的综合服务能力的竞争,为客户创造更多的价值,才能赢得客户和市场。
此后10年,陈丹打出了一套苦练已久的组合拳。2001年,陈丹争取到国家“863”计划项目,开始做种虾选育、虾苗培养,把研发作为企业的发展重点。2003年,他又切入水产加工领域,矢志“为行业制定标准”。他不仅投血本建立了年加工6万吨、中国单厂产能最大的水产加工厂,还装备全球最先进的设备,率先通过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和haccp质量体系认证,把产品成功推向美国、欧盟和日本市场。2010年,恒兴进行企业重组,组建股份制公司,并启动建设深水网箱产业园,以及布局冷链物流,打造从塘头到餐桌的水产食品产业链,成为一艘集种苗、饲料、微生态制剂、养殖、水产加工、冷链物流为一体的真正产业航母。
走向国际化
产业链的全面发展使得恒兴在世界的舞台上大放异彩。早在2000年,恒兴就开始了国际化的步伐。首先是进口饲料原材料与出口水产加工产品;2005年,恒兴开始在海外直接投资建厂,目前已在越南、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东南亚国家建设了5家工厂。
2017年11月18日,恒兴承建的埃及国家水产产业园隆重开业。这一天,也是值得中国水产人骄傲自豪且铭记的历史时刻。
埃及国家水产产业园项目占地约30000亩,由恒兴负责规划、设计、建设、培训及指导运营,涵盖了种苗繁育、饲料生产、池塘与工厂化养殖、深水网箱养殖、水产品加工、制冰厂、泡沫箱厂、污水处理厂、中心实验室、养殖实验室等多个领域。
埃及国家水产产业园项目是迄今为止中国水产界走出国门建设的最大水产工程项目,也是埃及国家以及中东地区最大的水产项目。这是中国首次有水产企业采用“技术输出 标准输出 工程承建 管理咨询 设备出口”的水产整体产业链输出的模式。
“我们承接的埃及国家水产产业园项目,是中国水产走向世界的展现窗口,能够实实在在地帮助埃及人民,这符合中国和埃及两国的利益,能够为两国人民的友谊发展做些事情,我们义不容辞。”陈丹如是说。他表示,企业在较小的时候是个人的,做大了就是社会的,作为龙头企业,要肩负起社会责任。
埃及总统阿卜杜勒·法塔赫·塞西认为这个项目是中国-埃及“一带一路”的样板工程,极大地提高了埃及的农业技术水平,同时为埃及人民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和健康水产食品。他代表埃及政府与人民感谢中国、感谢恒兴。通过这个项目,恒兴与埃及工作人员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也让埃及人民感受到中国的真诚与友好,促进中埃两国人民的友谊和发展。
与埃及政府合作的项目取得了巨大成功,这标志着恒兴在国际化进程上踏上了新台阶。自该项目启动以来,吸引了多个周边国家的关注。目前恒兴已与沙特、科威特等国家签定了合作意向。
陈丹定位恒兴是“立足广东,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的国际化大集团公司。在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指引下,未来恒兴将积极开拓海外市场,开创更大的蓝海,把现代化的水产工业带到更多的国家,促进当地国家农业的发展,把优质健康的水产品带给世界千家万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