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工商时报》南存辉:创新之剑铸就民族制造精魂
发布日期:2018-11-01 信息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分享到:
“听中央的,看欧美的,干自己的”,这三句话是南存辉口中正泰发展的魂。
南存辉在实践从中总结出了两条经典的理论,一是“烧好自己那壶水”,走专业化经营的道路;二是“用加法
做强产业,用减法做大企业”,剥离不熟悉、关联度不大的产业,将资金、人才集中于主业,真正做强企业。
南存辉出生于上世纪60年代贫穷落后的温州市乐清县下辖的农村,是改革开放的好政策使他成为第一批成长起来的民营企业家。创业近40年,在他的带领下,经过了社会转型的洗礼和考验,正泰集团发展成为当今业内的龙头企业。南存辉说,“感恩这个时代”。
艰苦打拼 成就第一次创业
40年前的温州,交通不便、人多地少、资源匮乏,过着贫穷落后的生活,改变生活只能靠一双手。南存辉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
南存辉1963年出生在浙江温州乐清县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作为长子的南存辉,在父亲受伤之后,13岁中断学业,放下书包,背起补鞋箱,上街摆摊修鞋,靠着修鞋的手艺,成为柳市街头小有名气的鞋匠,靠着修鞋、补鞋挣上的钱补充家计。
1978年7月,柳市机具厂在后街开设了柳市第一间低压电器门市部,经营自己生产的行程开关、按钮开关及10余种胶木制品。作为第一家,这家低压电器门市部的销路很好,月营业额近万元。穷则思变,看到有钱可赚,柳市一些机灵人纷纷仿效,就在第二年,镇上冒出了54家五金电器门市部,做旧货购销加工,搞机电配件购销,编印电器产品目录。供销员和地下工厂、家庭作坊相生相依,供销员为了赚一分钱,无孔不入,哪里有生意就往哪里去,手里补着鞋子的南存辉心里更羡慕穿鞋子的人。
一天,南存辉告诉父亲,不再上街修鞋,打算跟几个朋友去办电器门市部碰碰运气。
父亲面上不同意,南存辉就每天早上五六点,挑着修鞋担子出门,实际上是偷偷跑去经营电器生意,夜里两三点才回家。
如果将办电器门市部视为一次创业的话,那么南存辉的创业动机看起来非常朴素,那就是改善生活。这一年,南存辉不过十几岁。而他之所以敢下这样的决心,显然是街上摆摊修鞋的经历起了作用。
起早贪黑,每天只睡二三个小时,南存辉坚持了一月,电器门市部净利润35元,每位“合伙人”分一分,各人只得9元。
并非所有的汗水都有回报,第一次创业,南存辉便体会到其中的艰辛。比起身体上的劳累,精神压力更大。衣服鞋子质量差,只是不耐穿;电器产品质量不过关,轻则带来生活生产不便,重则关乎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其他的事,南存辉敢想敢做。但是在电器生产方面,他却变得十分谨慎,几乎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在后来一次公开的演讲中谈及往事,南存辉直言“心生敬畏”,对产品质量有一种天生的敬畏心,而这种敬畏心,一直延续至今。
质量为本 小企业蜕变为龙头老大
短短几年间,从国家到地方,大大小小的禁区逐渐被突破,农民致富有了奔头。遍布全国各地的柳市人更是敏锐地发现,相比于其他产品,低压电器特别畅销。于是不少人回乡做起电器生产,这种“以销促产”也开启了柳市人与电器的缘分。
上世纪80年代初,柳市冒出了大大小小1000多家低压电器生产厂家,电器门市部、地摊多得数不清,小小的柳市就像一个电器大都市。南存辉想要扩大门市部的规模,也想到了办工厂。
1984年,南存辉背着父亲贷款5万元,和朋友共同创办“乐清县求精开关厂”。那时南存辉才只有21岁。
求精成立时只有8个人,厂房20平米见方,日常经营只能勉强维持。为了破局,南存辉想出了“借人才”的计划。他“盯”上了几位上海的退休工程师,随即展开疯狂“追求”,但当时的温州,不通火车飞机,公路也是七弯八拐,条件异常艰苦。几位老工程师想退休后留在上海与家人共享天伦之乐,对南存辉的盛情邀请都是婉言谢绝。
南存辉并未放弃,一次次登门拜访。看到老人家做家务比较辛苦,就主动帮忙做家务,时间晚了就在他们家里打地铺。这份诚心最终打动了对方。一位老工程师问南存辉:你是要票子,还是要牌子?南存辉斩钉截铁地说:当然是要牌子,有了牌子,自然会赚到票子。这个满分回答,让他请来了三位工程师。
来到柳市,工程师们为方便工作,也为了给公司省钱,他们索性吃住都在厂里,白天的工作台到了晚上就成了卧室。
1986年,国家颁布《工业产品质量责任条例》,要求生产低压电器的厂家必须获得生产许可证。当时乐清的产品根本不愁卖,不拿证书照样赚钱。南存辉主动报名参加培训,硬是从牙缝里抠出钱来买设备。当时,同行笑他“傻”,听政府“瞎忽悠”。到底是不是忽悠,南存辉心里早有答案。
80年代后期,柳市电器市场越做越大,也出现了许许多多假冒伪劣产品。1990年,国家技术监督局一项权威调查表明:全国共检查7000个经销单位,查出的伪劣低压电器产品超过170万件,价值3000多万元,其中大多数来源于浙江温州,特别是柳市。
“柳市黑潮”搅动人心,甚至惊动国家最高领导机关。国务院办公厅为柳市单独发出《关于温州乐清县生产和销售无证伪劣产品的调查情况及处理建议的通知》,这便是柳市人人皆知的国办[1990]29号文件。随后,国家六部委、省市县三级政府闻风而动,进行长达5个月的治理整顿。打击假冒,保护真货,在市场整顿中,以质量为第一生命的求精开关厂受到扶持,活了下来。
1991年,求精开关厂一分为二,南存辉将分到求精一厂改名为“正泰”。从精益求精到正道泰兴,质量始终是南存辉创业路上的第一主题。
同年5月,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李瑞环考察柳市。南存辉在汇报时称自己办的企业是股份制企业,括弧“集体”。李瑞环听后说:为什么非要加一个“括弧集体”呢?你们不要怕,不一定戴红帽子,“光头不是更凉快吗?”
这句话给了南存辉信心,也给了温州以信心。对财富、成功的渴望,催生着各类创新,探路改革的风潮席卷温州,涌向全国。
深耕实业 做强产业
在温州,正泰是一家标杆式的企业。这个时间从1992年开始,一直持续到现在。
1992年,浙江省政府致力于推动规模化的民营经济,下派了一批专家扶持企业。专家组到了正泰,南存辉如获至宝,视为座上宾。
专家们关于企业管理、制度建设、精准预算等点拨令南存辉备感兴奋。几次指导之后,南存辉动起了心思,“盯住”了那些快要退休的专家。很快,正泰集结了一批既懂政策、又精于实际操作的专家队伍,企业藉此迅速做大。
当时,全社会都在讨论规模化经济,有规模,才能有经济效益。如何实现规模化经济?南存辉认为,兼并组合是有效的方式之一。在民营企业没有兼并组合的先例,法律也没有相关规定,更没有任何先例可循的情况下,正泰通过创新式整合的方式,吸收了柳市的大大小小企业48家,成为低压电器行业第一家集团化企业。
这次成功的兼并组合,不仅给相关政策、法律提供了参考依据,扶起了一批中小型企业,也从根本上拉动了柳市整个区域产业的发展。如今,正泰产业链上下游所联合的企业多达两千多家,柳市也从“中国电器之都”,跨步迈向“世界电器之都”。
“听中央的,看欧美的,干自己的”,这三句话是南存辉口中正泰发展的魂。
1992年,“十万人才下海南”使海南房地产热潮快速向其他地方蔓延,诸多企业主转投房地产。这期间,不少人鼓动南存辉,劝说他投资地产,赚一笔又大又快的钱。但南存辉始终不为所动。不仅不炒地皮,他还将手里积攒的四百多万资金,购买了当时最先进的检测设备,建成了正泰第一个低压电器检测试验站。周边的人说他“傻”。南存辉只说:我不懂房地产,还是专心做好自己擅长的事。
南存辉在实践从中总结出了两条经典的理论,一是“烧好自己那壶水”,走专业化经营的道路;二是“用加法做强产业,用减法做大企业”,剥离不熟悉、关联度不大的产业,将资金、人才集中于主业,真正做强企业。
短短数年间,正泰的产业不断延伸,从低压到中高压,从元器件到系统九游官网的解决方案,从工业电器到光伏新能源……南存辉“烧开了一壶更大的水”:1994年2月,南存辉顺势成立国内低压电器行业第一家企业集团——正泰集团:1996年前后,正泰成为全国低压电器行业的领跑者之一。这期间,南存辉率先完成了正泰的股份制改造,他通过稀释自身股权的方式,将正泰此前的“松散联盟”拧成一股绳,在此基础上不断开疆拓土;1997年7月21日,集团内首家规范的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正泰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获批成立。股份制改造后,正泰持续裂变。随后的几年,在改革开放持续推进下,正泰焕发出巨大的活力:2010年1月21日,正泰电器在上交所挂牌上市,正泰电器由此正式步入资本市场,成为中国第一家以低压电器为主业的a股上市公司。一片掌声中,南存辉壮志满怀。
坚持创新 布局全球
南存辉带领的正泰发展,总是盯着全球的最先进,以“看欧美的”来鞭策自己、发展自己,实际上,正泰在某些领域要做得的比欧美更好。
自20世纪90年代初,正泰通过广交会获得首笔出口订单,产品开始在国际市场上崭露头角,随后,正泰就与一家国际巨头打起了专利拉锯战,一打就是10多年。这一战让正泰人真正认识到“走出去”对自身能力的新要求,也促使正泰加快提升企业竞争力。2006年,正泰反过来对那家国际巨头发起了专利侵权诉讼,最终,对方向正泰补偿巨额款项达成全球和解。在最初决定起诉这家跨国公司时,很多人为南存辉捏了一把汗。南存辉却出奇冷静:“中国民营企业需要克服心理弱势,既要尊重别人的知识产权,也要敢于维护自己的知识产权;既要敢于接招,又要勇于出招,维护自主创新的成果,在国际竞争中赢得自主权。”
敢于叫板跨国巨头,南存辉的底气来自坚持不懈的技术创新。他深知,仅以市场换技术,是得不到核心技术的。要想不受制于人,就必须立足于自主创新,在吸收、借鉴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培育自己的核心技术。
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深入,正泰步入发展新阶段。2006年,国家“十一五”规划提出大力发展新能源。南存辉认为,这是一个大的发展机遇,从传统能源到新能源,这是正泰的最佳产业延伸。同年10月,浙江正泰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就在杭州诞生了。
进军新能源,正泰是新手。企业从零开始,人才是第一要素。如同20多年前去上海“借人才”一样,正泰从美国、英国、日本等地的世界一流企业引进了一大批技术专家和管理人才,充实研发队伍。
创新从来都不会一蹴而就,正泰进入新能源领域时,花了相当多时间和精力,甚至花大价钱买教训。当时的正泰经历着一些波折,南存辉尽管焦虑,但他始终相信——只要方向对了,走快点、走慢点没有关系,这种信念一直牵引着他、激励着他。
耗费数年时间,正泰终于打通从太阳能电池高端制造装备、太阳能电池到光伏逆变器、开关柜等光伏并网设备制造的全产业链。
2011年,正泰的逆变器等产品获得有工业设计界奥斯卡之称的德国红点设计大奖。先后下线了第一台国产太阳电池制造装备pecvd、led背光源关键制造装备mocvd,打破了西方对该领域的技术和市场垄断。
在世界市场舞台上发展技术的同时,南存辉知道更要干好自己的。
在浙江海宁,正泰建成业内规模最大的“光伏制造 互联网”透明工厂;在杭州,正泰智能工厂也成为工信部中德合作智能制造示范项目;在温州,正泰“基于物联网与能效管理的用户端电器设备数字化车间的研制与应用”入选工信部智能制造专项项目。
正泰在充实内涵的同时,不断扩大外延,跨国并购突出显现,借助资本的力量,进一步提速全球产业布局。
今天的正泰已在全球设立了北美、欧洲、亚太三大研发中心,五大国际营销区域,14家国际子公司,业务遍布全球140多个国家和地区,一大批国际化的科技与管理精英加盟正泰。
从瓯江之滨到莱茵河畔,正泰“出海”成就世界品牌的梦想,正一步步走向现实……南存辉在发展的实践中深深地体会到,开拓全球市场,得益于祖国的不断开放,随着中国与国际交流合作不断深入,特别是在“一带一路”倡议推进之下,正泰的高低压设备和总承包服务进入80%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正泰的输配电装备走向全球的同时,也向世界展示了来自中国的正泰品质。
正泰从温州乐清的柳市镇拓展到世界各地,从手工组装电器产品到正在推进的“一云两网”战略布局;从小作坊到中国低压电器行业和新能源行业的龙头企业,不管是南存辉还是正泰,各层面展示出来的创新、开放、坚持,或许已是其骨子里的基因,不会变,也不能变。
不忘初心 勇担社会责任
“做慈善不是一阵子的事,而是一辈子的事。”南存辉经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落实到行动上。多年来,南存辉一直坚持“感恩之心,回报于行”的公益理念,主动履行企业“公民”责任,大力发扬企业家精神,积极回报社会。他带领正泰积极参与扶贫济困、捐资助学、抗震救灾、生态环保、慈善捐助、光彩事业等社会公益活动,已先后向社会累计捐资捐物超3亿元,产业扶贫项目和效益不计其数。为实现产业扶贫,南存辉还探索出一种新模式。在我国西部,正泰在宁夏、青海、甘肃、新疆、内蒙等荒漠戈壁地带,建成了多座沙光互补电站,既改善了生态环境,又增加了农牧民收入,还为荒漠治理提供了一条行之有效的新办法。
此外,正泰还积极参与了安徽、江苏、贵州、河南等地光伏扶贫项目的建设。大力支持行业创新,设立“正泰科技奖”和“正泰创新奖”等;高度重视文教事业,设立温州大学法政学院奖学金、温州医科大学教育基金会正泰奖学金、浙江财经大学教育基金会正泰品学奖等。正泰联合浙江省慈联总会、浙江省爱心事业基金会设立“互联网公益 金融”的“丛善桥”创新平台,旨在整合社会慈善资源,实现线上、线下联动,进一步提升慈善事业的运作效率与透明度。
“铸造正泰品牌,既是市场取向,也是一种民族情结。”这句话,南存辉曾在多个场合说过。可以说,民族情结一直是中国本土企业家精神的重要标签。这种情结,早在2007年度“浙商风云人物”评选中就有了形象的描述:他(南存辉)以气血铸就自己的创新之剑……扬剑出鞘,剑光闪闪,那光芒正是民族制造的精魂。
南存辉小传
南存辉,男,汉族,1963年7月生,浙江省温州乐清市人。现任正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全国政协常委、全国工商联副主席、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主席团主席、中国电器工业协会会长。曾任第九届、第十届、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十届全国青联常委。
正泰集团创建于1984年,创立30多年来,正泰坚守实业,一直为世界提供安全、可靠、稳定的电气设备及能效管理系统九游官网的解决方案。而近年来在清洁能源领域的积极拓展,亦使正泰成为世界知名的绿色能源提供商。
产业覆盖“发、储、输、变、配、用”电力设备全产业链,核心业务涵盖电气、新能源、自动化、智能家居、孵化加速等五大领域,为世界140多个国家提供可靠的产品与服务,并已进入欧洲、亚洲、中东和非洲等国际主配套市场。
南存辉热心社会公益,在他的倡导和推动下,正泰先后出资设立“中国中学生正泰品学奖”“浙江省贫困大学生正泰助学基金”,发起设立“乐清市民营企业扶贫济困总会”“中华红丝带基金会”等,并注资9000万元成立了正泰公益基金会。集团迄今先后为扶贫济困、捐资助学、抗震救灾、公益创业、生态环保等各类社会公益事业捐资累计超过3亿元。
企业经营的成就和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的奉献精神,使南存辉成为社会公认的“中国新兴民企代言人”,被《中国青年》杂志列为“可能影响中国21世纪中国的100名青年人物”之一。先后被授予“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cctv2002中国经济年度人物”“第十一届中国十大杰出青年”“首届中国优秀民营企业家”“中国企业十大创业领袖”“中国制造业十大创新人物”“世界青年企业家杰出成就奖”“中国青年企业家管理创新金奖”“中国全面小康特别贡献人物”“2015中国能源年度人物”等荣誉。
南存辉说
做人做事,要时时刻刻心存敬畏。个人能力有限,如果觉得天下本事我最大,那可能就是失败开始的时候。
有梦想就会有责任心,就会有执行力,就能克服前进中的困难。
坚守梦想,保持敬畏,烧好自己的那壶水。创新、智能制造和全球视野如同柴火,做制造业则如同烧水。30多年间,我们就烧了一壶从传统电气制造到新能源和高端装备制造、从家庭作坊式小厂到国际型企业的转型升级之“水”。未来,我们还将一心一意烧好实体经济这壶“水”。
我们很早就下定决心,专心做一件事,把正泰这个牌子做响,让它跻身世界电器之林。所以这一路上,不管有多少诱惑,我都告诉自己,告诉团队,不要动心。我认为,做实业虽然挣不了快钱,但能做大、做久。我反复讲烧开水的理论。一壶水没烧开,又去烧第二壶,结果回过头,第一壶水又凉了。我们要做品牌,目光就要长远一些。做企业,赚钱第一,不是唯一。我们温州人,追求的不光是财富,还有很多梦想。
为人要讲正气,经营要走正道,产品要正宗,要讲信誉。
企业发展,第一要有诚信,第二要互利,第三要互联。
怀着艰苦奋斗时的那份谦虚,时时刻刻保持忧患意识。
市场的竞争一定会带来繁荣,要相信市场的手,每一次危机的背后都会伴随着新产业、新技术的革命出现。有品牌、有实力的企业坚持下来就是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