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推动职业教育衔接产业就业-九游官网

你当前的位置:九游官网>各地工商联>贵州>非公动态

贵州:推动职业教育衔接产业就业

发布日期:2021-06-09            信息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分享到:


  贵州装备制造职业学院2020年花费550万元从西门子引进"数字双胞胎"智能生产线,将先进设备带入课堂,实现校企合作。图为贵州装备职院汽车工程系老师在进行实车讲解

  “现在每个月能拿到6000元左右的工资,前两天刚买了一辆小车,家里也准备在今年换个100平方米的大房子,全家人的日子都越来越好了。”已在毕节东关坡粮食储备有限公司上班的葛浩行高兴地告诉记者。从贵州食品工程职业学院粮油储藏与检测技术专业毕业的他,顺利与上述公司签订就业协议,经过几年打拼,目前年薪接近10万元。

  近年来,围绕行业需求和区域特点,贵州食品工程职业学院率先在西南地区开设粮油储藏与检测技术专业,主要培养具备粮油保管、仓库害虫防治、粮油食品质量检验、粮库管理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的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以高质量的职业教育体系,为粮食行业提供人力资源支撑。

  “每年临近毕业,不止是贵州各市州,云南、四川甚至广东等地的大小公司都早早来学院‘预定’人才。”贵州食品工程职业学院粮油储藏与检测技术专业老师栾奕说,截至目前,已有120余名学生像葛浩行一样实现了稳定就业。

  这是一个职业教育如何匹配需求的事例。亦从侧面折射出,在区域发展视野下,如何探索出一条符合本地经济社会的现状和需要的发展路径,能够回应社会需求和解决社会问题的职业教育独特道路,贵州的思考和行动。

  “职业教育如果不与市场挂钩,永远没有出路。”今年4月初,在贵州省教育厅主办的“贯彻落实全国职教大会精神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培训会上,贵州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邹联克强调,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找准发展路径、转变观念很重要。职业教育作为类型教育,在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育人方式等方面与普通教育有着明显区别,必须遵循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规律,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理念,巩固和坚持职业教育的类型定位,在类型特色、多元办学、融合发展、开放水平上下功夫。

  贵州省明确提出,“十四五”期间,将完善职业教育发展路径,推动职业教育与产业就业紧密衔接,实现职业教育扩容提质创新发展。探索打造“技能贵州”,为高质量服务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旅游产业化“四化”建设、乡村振兴培养出优秀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为促进贵州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人才支撑,努力推动实现推动“人人职教个个就业家家致富”。

  贵州装备制造职业学院汽车工程系主任杨正荣对此亦有深刻的理解,该校的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专业通过批准,今年首次招生。“只招50人,我们是省内第一个开设这个专业的学校。”他有些兴奋地告诉记者。

  近年来,随着贵州现代科技的发展,全省十大工业产业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整体实现较好增长,新的生态工业群兴起。数据显示,今年1到4月,新能源汽车产业以11%的增长率位列第十,随之应运而生的一批新增企业、新投产项目加快达产达效,从而形成新的人才缺口。贵州引进的10家汽车主机厂,就对智能汽车生产、制造、九游官网的售后服务领域的技能人才需求量极大。经过3年不间断的调研,杨正荣有了明确的结论,“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在贵州每年人才缺口至少有500人。”

  针对这一现象,贵州装备职院迅速根据实际需求,调整专业设置,培养符合贵州工业发展的各类人才。2020年花费550万元从西门子引进“数字双胞胎”智能生产线,将先进设备带入课堂,实现校企合作,更好地为贵州企业订单化培养人才。

  学生能根据自己所学内容,以数字化的方式,模拟生产线在现实环境中的生产,对产品、制造过程乃至整个工厂进行模拟仿真。“今年有30个学生,明年预计开设2个班,招生人数超过100人,学生基本上100%就业。”该校数字双胞胎智能产线项目现场指导老师杨林说。

  有关人士认为,新时代下的竞争,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实力的竞争。教育尤其是职业教育,则是工业化、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人才基础。正因此,职业教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和综合实力博弈的重要因素。

  据了解,今年贵州工业投资增速高于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速10.6个百分点,占全省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到19.3%,较去年同期提高1.5个百分点。立足全省工业发展,针对企业加大技改投入、加快转型升级的现状,贵州探索出“产业园区 标准厂房 职业教育”的办学模式,推动“学校办到园区去、车间搬到校园来、专业围着产业办、学生就近找工作”。目前,已有54所职业院校入驻工业园区办学,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建设的能力不断提升。

  “十四五”期间,贵州省将建设3至5所国家“双高计划”高职院校、15所左右省级高水平高职院校、60所左右省级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100所左右中职强基工程学校。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布局建设10所高水平产教融合实训基地。

  新闻链接: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