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乡村振兴迎来“兴”农人
发布日期:2022-01-21 信息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分享到:
返乡11年后,姚慧峰让有机水稻成为家乡的一张闪亮名片。
因为厌倦了快节奏的都市生活,姚慧峰放弃年薪20万元的销售工作,回到老家江西省宜丰县新庄镇南垣村,开始种植有机水稻。
返乡之初,同村人不理解,家人也整日争吵,但是姚慧峰对有机农业信心十足。“随着生活水平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食品安全,有机农产品前景广阔。”逐渐掌握有机种植技术后,他种出来的大米在市场上也卖出了好价格。
村民们也开始转变观念,纷纷要求跟着姚慧峰一起种。于是,他成立生态种植合作社,注册了“稻香南垣”“姚社长”等商标,带领80余户农民流转1000多亩土地种植有机稻,2020年合作社年产值达到600万元,生态有机在南垣村已经成为深入人心的耕作理念。
乡村振兴,离不开见识广、理念新的人才。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提出,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推动乡村人才振兴,让各类人才在乡村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
在江西宜春市袁州区渥江镇上石村的田野上空,一架无人机飞过,今年33岁的“特聘村官”易金禹站在田埂上操纵手柄,远程巡查村里是否有人焚烧秸秆。
为了改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结构,2020年,宜春市专门出台“大学生专职村干”计划,鼓励大学生回原籍村任职,着力培育一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基层后备力量。
易金禹便是其中之一。他来到上石村任职后,将自己的业余爱好和工作相结合,利用无人机对秸秆禁烧等情况进行巡查,不仅提高农村基层的现代化治理水平,也为村干部队伍带来新的活力。
激活乡村人才振兴的“一池春水”,不仅要吸引有生力量作为增量资源,还要挖掘盘活存量资源,充分发挥农村本土人才的引领作用。
在江西省南昌县幽兰镇,今年56岁的农民危小芳一直都是敢于“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15年前,当地村民大多以种植水稻为生,危小芳独自一人跑去浙江学习技术,回乡后靠种草莓发家致富,还带领周边农户一起发展草莓产业;这几年来,他发现市场上的蔬菜行情比较好,于是带头发展大棚蔬菜;去年他又外出考察,打算引进一种名为果冻橙的水果……
“我对种植技术比较在行,又经常去市场做调研,所以大伙都愿意跟着我干。”危小芳说,如今他又多了一个新的身份——中级农艺师。危小芳还领到一本聘任证书,被他珍藏在房间的抽屉里。
“为了更好地发挥乡土专家的引领作用,南昌市从2021年开始对职业农民评聘职称,这些‘田秀才’会纳入乡土专家库,作为重点培养、扶持与服务的对象。”南昌市农业农村局四级调研员万云标表示,南昌目前已经为186名职业农民评聘职称,他们可以优先承担农业科技试验、示范、推广任务,并享受国家给予的良种、化肥、农药以及小额创业贷款等方面扶持。
“我们‘土专家’也可以像教授、工程师一样评职称,这是一种荣誉和认可。”危小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