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非公经济发展呈现三级梯队特点
发布日期:2017-04-01 信息来源:青海省工商联 分享到:
近年来,青海省非公经济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并呈现出三级梯队的显著特点。
第一梯队:重点开发地区——西宁市、海东市、海西州,非公经济互动融合,各种新业态逐步显现。按照全省规划布局及区位资源优势,青海的优势工业和发展要素不断向西宁市、海东市、海西州集中,非公经济不仅涉及新能源、新材料、装备制造、有色金属、化工等传统和新兴产业,而且依托青藏高原独有的自然生态资源,积极发展高原动植物精深加工、生物制药、现代物流等高新技术产业,新型经营主体不断涌现,逐步形成了相互融合、优势互补的产业体系。2016年,西宁市非公经济占到全市gdp总量的44%,实现了58%的固定资产投资,贡献了78%的税收、94%的城镇新增就业岗位,专利申请占到全省的84%,进出口额占到全省的91%。海东市非公经济占全市gdp的比重为41.2%,全市登记注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有4449户、出资总额达到46亿元,从事农林牧渔业的民营企业接近2900家。海西州紧紧依托有“聚宝盆”之称的柴达木盆地,实施资源转换战略发展民营经济,其中格尔木市围绕农业综合开发,新增了亿林枸杞、鑫源堂生物科技、康普生物等一大批规模型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与重大工业项目共同构筑了富民强市的产业支撑体系。纵观西宁市、海东市、海西州的非公经济发展,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围绕发展涉农企业,积极探索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逐步走上了联合发展、产业融合、规模经营的发展路子。如:西宁乡趣农旅集团投资近亿元,独家整体开发位于湟中县拦隆口镇西南部的卡阳景区,建设集旅游、体育、文化、养老、休闲、农业为一体的综合户外康体旅游项目,荣获中国乡村旅游扶贫示范基地、国家林业旅游示范基地、青海省户外健身休闲产业基地等称号,一个小村庄仅2016年就迎来游客40多万人次,成为全省非公经济领域产业融合发展的典范。
第二梯队:适度开发地区——环青海湖地区(海南州、海北州),立足特色资源转型发展,产业结构逐步优化。该地区加快优势资源开发,大力发展现代畜牧业和环湖旅游业,从产业链延展中实现了企业的提质增效。目前,海南州非公企业发展到1943户,农牧民专业合作社1058户,民营企业占各类市场主体的比重达到96.8%,其中以毛纺、肉食品加工为主的农牧业加工企业和农产品流通企业,以重点旅游景点建设和众多文化活动为依托的旅游服务业,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如:从共和县发展起步的青海可可西里实业开发集团,已形成集农产品收购、牛羊屠宰、生产加工、销售、工业旅游为一体的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全国民族特需商品定点生产企业,“可可西里”品牌成为“中国驰名商标”。海北州以生态理念统领民营经济发展,广泛吸引投资参与农牧业资源开发、打造文化旅游业品牌、加快工业园区建设,形成了一批特色产业和产业集群。如:达玉部落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按照“环青海湖自行车旅游 景区开发”的模式,投资6000万元建成了综合服务基地和达玉民俗村景区,打造了高原生态旅游、体育体验旅游、文化民俗旅游融合发展的知名品牌。
第三梯队:限制开发地区——黄南州、果洛州、玉树州,依托生态和文化优势,在保护与发展的矛盾中求突破。该地区的首要任务是加强“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非公经济体量小、发展慢,大多围绕生态畜牧业、民族传统手工业、商贸服务业和特色旅游业探索推进。以果洛州为例,截止2015年底,该州只有非公企业420家,个体工商户4655户,非公经济产值远远低于全省其他地区。但我们在调研中发现,青南地区民营经济充分挖掘当地生态、旅游和文化产业发展潜力,围绕有机、天然、绿色等产业链条,着力打造本土特色品牌,牧业合作社和众多的加工企业如雨后春笋正在竞相发展。如:黄南州河南县启龙牧场投资4800万元,引进瑞典生产线和新西兰工艺技术,年生产1万吨牦牛乳制品,“阿米雪”乳制品已经获得国家级有机认证;活力聚能源有限公司年生产高端矿泉水和苏打水18万吨,产品营销已经辐射全国;绿草原公司开拓国际市场,肉制品已经出口欧盟等地;以热贡文化为引领的民营文化产业,年收入已经突破5亿元。果洛州培育了一大批特色加工企业,“5369果洛牦牛”“昆仑牧歌”“雪域珍宝”“玛尔洛”“格桑花”等民营品牌的知名度日渐提升,其中“5369果洛牦牛”产品进入上海等一线高端消费市场,“雪域珍宝”奶酪系列产品还实现了出口创汇。玉树州民营经济发展主要集中在批发零售、商贸物流、餐饮服务等消费市场,近年来还发展了一批农牧科技绿色产业园区和安冲藏刀等民族手工艺加工中心;千户祥集团公司作为全州唯一的1家规模以上民营企业,经营范围涉及餐饮服务、旅游服务和旅游产品开发、民族贸易、物业管理、绿化造林、农牧经济培训等众多领域,对全州非公经济发展起到了典型示范和龙头带动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