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贸易保护主义、单边主义等逆全球化思潮抬头,中国首当其冲受到冲击,很多国家也被波及,全球自由贸易和投资存在开倒车的风险。“以wto(世界贸易组织)为标志的经济全球化进程已经走向终结”,类似言论在一些西方国家甚嚣尘上。我认为,经济全球化不会因个别国家和少数政客的干扰而逆转,但中国企业也要调整全球化发展战略,积极做好应对逆全球化的准备。
要解决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更好地应对全球突发危机,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从“世界工厂”变为在全世界建立工厂,布局更完善的产业链和供应链。未来中国不但会向全世界输出产品,也会向全世界购买产品。习近平总书记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宣布,未来15年中国将分别进口超过30万亿美元和10万亿美元的商品和服务,以满足国内市场需要。一个更加开放的中国,将给其他国家发展创造机会,也将对世界经济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从超级都市到边远乡村,从中国到世界各地,从买全球到卖全球,在互联网技术和思维的驱动下,商业、商品和商人通过市场规律和法则实现了跨境跨领域和跨经济实体的自然流动。
中国企业的全球化转型为中国经济全球化夯实了基础。中国企业要适应全球经济的发展和变化,制定自己的“全球化2.0战略”:从出口产品转型为全球产业布局,建全球供应链;扎根当地经营,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通过技术创新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去年中国pct专利申请数量全球第一,科技进步将增强中国制造的全球竞争力。
以tcl的全球化转型为例,tcl目前在墨西哥、波兰、印度、越南、巴西等国家建立了10多个海外工厂,在美国、欧洲、日本、中国香港以及内地多个城市建立了研发中心,产品销售到160多个国家和地区,pct专利申请量在国内企业排名前五。2019年tcl海外销售收入占比50%,其中电视机销量位列全球第二。
但近些年来,国际形势复杂多变,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受到诸多不确定性因素的干扰。美国总统特朗普推行“美国优先”政策,采取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在全球国际组织不断“退群”,对贸易伙伴动辄以加征关税施压,冲击全球贸易秩序。特别是美国对中国采取大幅加税、限制高科技输出等政策,对中国制造业造成比较大的冲击。
经济全球化是由市场力量驱动的,各方参与主体要互利多赢才能持续推进,不可能单方受益;同时也不应受政治因素影响,以行政手段干预。
当前,全球经济格局正在加速重构,中国经济结构正在优化和调整。其中制造业是中国经济竞争力的基础和支撑。中国企业要有担当,积极适应世界经济环境的变化,不断增强中国制造竞争力,并将产业链优势扩展到全球。中国制造业不仅要在经济全球化中为中国经济发展开疆辟土,打开更广阔的空间,还将为全球经济的复苏提供更强劲的引擎。
(作者: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广东省总商会名誉会长,tcl创始人、董事长 李东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