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工商联建议:构建专有银行及信用体系助力“民参军”
发布日期:2019-03-09 信息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分享到:
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实施以来,民营企业已逐渐成为军工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保障这些“民参军”企业的生存发展,是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不可或缺的一环。在当前民营企业融资难的大背景下,“民参军”企业特别是中小型“民参军”企业回款难题尤为突出。鉴于此,在今年召开的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上,全国工商联提交了《关于破解“民参军”企业“商票”难题的提案》。
提案初稿单位湖北省工商联表示,“民参军”企业回款难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其一,回款周期长。一是付款条件苛刻。大型国有军工企业作为采购主体,在合同协商中始终处于强势地位,合同中支付条款往往附加较多苛刻条件,如无预付款、验收合格并开具发票后六个月支付到货款等等。二是支付审批复杂。从收货、产品检验、提交付款申请到审批、挂账、付款,整个执行过程历经不同部门,其中的沟通协调执行往往耗时3-6个月。再加上财务的拖延(账上没钱,未列入本月支付计划等正当理由)以及可能的意外,“民参军”企业从交货到收款,往往耗时一年甚至更久。
其二,支付形式恶劣。军工企业承担着繁重的科研和生产任务,为保障自身资金充裕,军工企业往往对上游供应商(多数为“民参军”企业)采用票据九游官网的支付方式,而无法贴现兑付的长期商业承兑汇票(以下简称“商票”)越来越成为主流支付票据,加剧了“民参军”企业的资金压力。一是存在支付风险。一旦商票到期后签发企业无能力支付,银行会拒绝兑付(俗称“跳票”),接收企业将无法及时回收资金,严重时该“商票”甚至成为一张废纸;二是“商票”无法贴现。一旦接收企业出现资金困难,无法以贴现方式将商票兑付为现金,只能付出较高代价贷款或融资,极大增加了企业的资金成本,限制了企业发展,严重时会引发企业破产倒闭风险;三是“商票”流通性差。“民参军”企业的上游供应商,基本是非军工企业,往往拒绝接受“商票”这种支付形式,导致“民参军”企业即使收到“商票”,也无法流通支付,从而加剧了企业资金压力。
其三,“商票”隐患严重。“民参军”企业往往是资金密集型的高科技企业,一方面需要保证现有产品和服务质量持续满足客户需求,另一方面还要不断增加对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验证投入,这对企业的资金保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商票”的频繁使用,对资金本就紧张的“民参军”企业来说是雪上加霜,对建立完善的军工保障体系更是危害重重。一是债务层层传递,并由军工圈向外加速扩散。部分军工企业盲目签发“商票”,极易形成新的三角债,造成企业间商务纠纷不断;二是“民参军”企业受资金困扰,发展缓慢,无力支撑研发投入,导致创新不足,无法及时满足客户的交付需求,导致军工科研、生产不能按时完成,无力支持国防军事工业技术的更新换代;三是提高了民企进入军工行业的资金门槛,限制了“民参军”企业的发展壮大,背离了“军民融合”国家战略的实施宗旨。
为了破解“民参军”企业“商票”难题,全国工商联建议,应从多方面综合治理,为企业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经营环境。
一是构建军工专有银行及信用体系。通过企业信用综合评估,在军工专有银行实现商票的可保障性、可贴现性和可流通性。
二是改革国有军工企业考核机制,不再将企业的货币保有量作为企业的重要考核指标,从而降低“商票”的支付比例。
三是建立专业的仲裁机构,保障“民参军”企业的合法权益。
四是建立“民参军”企业专门援助机构,定向扶持发展前景好但遭遇资金困境的优质民营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