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地点:山南市
行业类别:高原生物产业

项目所在地情况简介: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人们对自身健康和食品安全要求日益增加。西藏是我国的五大牧区之一,特殊的地域条件和饲养方式,使得西藏的牦牛、绵羊、藏鸡等蛋白质和维生素含量高、脂肪含量极低的优质天然绿色食品,美味可口、营养价值极高并具有药用价值。尤其是牦牛全身都是宝,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牦牛骨蛋白绿色无污染、营养价值极高,保健作用显著,备受国内外游客喜爱。酥油在西藏历史悠久,分布范围广且品种资源丰富,藏族人民有喝酥茶的传统习惯,加之西藏的游客较多,用量较大。由于特殊的自然条件和风俗习惯,西藏乳制品市场占有率小,绝大部分乳制品需区外供给。
山南市是半农半牧地区,畜牧业资源较好,年牦牛存栏数约30万头,年宰杀量约5万头,年骨骼产量约2500万公斤;羊 102.25万只,羊肉年产量5302吨。2017年,山南牲畜存栏头数149.34万只,肉类产量24534吨,奶类产量48443吨,牲出栏率37.1%,畜牧业发展潜力较大。山南畜牧业独具特色,以浪卡子为例,苏格绵羊是浪卡子县绵羊中大型肉毛兼用的优良类群,具有很好的开发潜力,20 世纪 60 年代末开始对外流通,浪卡子县每年为洛扎、措美、错那、扎囊、贡嘎、琼结、隆孜、加查和其他地区提供约2000只苏格绵羊种羊,截至2016年底该羊存栏数为16033只。目前随着西藏羊肉市场需求的进一步扩大,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对产肉率高、肉毛兼用的绵羊优良品种市场需求更大,而西藏绵羊良种化工程的实施,对优良种羊的需求明显增加,良种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苏格绵羊经过60多年的选优繁育,种群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和壮大,具有优良、稳定的特性,使其完全能够成为杂交改良的优秀父本,应加大保护、扩繁、推广等工作,进一步加快苏格绵羊的产业化开发,将为山南甚至为西藏及周边绵羊改良发挥更大的作用。
本项目具有良好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乳制品加工方面,年销售收入可达5000万元,投资回收期约5年。农牧民通过“虚拟工厂”合作模式,可以在养殖环节获益,赚取种仔和成品牦牛、羊、藏鸡之间的差价,避免养殖风险;投资方可享受招商引资政策。通过本项目建设,可以促进山南特色畜牧业规模化发展,转变农牧民的发展观念,改变农牧民增收机制,提高畜牧业标准化发展水平,培育特色产业品牌,促进畜牧业科技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