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级优惠政策摘编】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激发社会领域投资活力的实施意见
发布日期:2019-04-16 信息来源:扶贫部 分享到:
甘政办发〔2017〕160号
一、总体要求
二、扎实有效放宽行业准入
(一)医疗卫生领域。
1、积极拓展医疗服务发展空间,鼓励社会力量提供新增服务和产品。
2、鼓励社会资本举办医学检验中心、影像中心、病理中心等第三方检验检测机构,在确保医疗安全和满足医疗核心功能前提下,实现医学影像、医学检验等结果互认和医疗机构消毒供应中心(室)等资源共享。
3、鼓励探索公立医疗机构与社会办医疗机构加强业务合作的有效形式和具体途径。鼓励具备医疗机构管理经验的社会力量通过医院管理集团等多种形式,在明确责权关系的前提下,参与公立医疗机构管理。
(二)教育领域。
1、将发展民办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教育事业整体规划,积极推进民办教育改革发展。
2、积极鼓励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相互购买管理服务、教学资源、科研成果。鼓励营利性民办学校建立股权激励机制。
3、积极鼓励民间资金参与企业在职人员职业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大学毕业生就业创业技能培训等各类非学历教育。
(三)养老领域。
1、进一步推进企业住所登记改革,不断释放场地资源。进一步放开市场,鼓励境外投资者举办营利性或非营利性养老机构,其设立的非营利性养老机构与境内投资者设立的非营利性养老机构享受同等优惠政策。
2、制定促进政府投资设立的养老机构公建民营相关扶持政策和管理办法,以及整合改造闲置资源发展养老服务工作办法。加快推进养老设施开展公建民营,享受社会办养老机构同等优惠政策。鼓励社会力量通过独资、合资、合作、联营、参股、租赁等方式,参与公办养老机构改革。改革公办养老机构运营方式,鼓励实行服务外包。
(四)文化领域。
1、推进简政放权,减少行政审批,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公共文化领域,促进公共文化服务提供主体和提供方式多元化。
2、鼓励文化文物单位与社会力量深度合作,采取合作、授权、独立开发等方式,推动文化创意产品的研发、生产和经营,建立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合作机制。
3、推动取消电影制片单位设立、变更、终止审批等行政审批。
(五)体育领域。
1、引进社会力量参与体育场馆运营,探索公建民营、民建民营等运营管理模式,不断推进体育场馆运营管理市场化,逐步实现公共体育场馆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引导社会力量举办群众性体育赛事活动,全面取消商业性和群众性体育赛事活动审批。
三、进一步扩大投融资渠道
(一)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深化社会领域ppp模式创新,引导社会资本通过公建民营、民办公助、特许经营、股权置换等多种方式,参与医疗、养老、教育、文化、体育等机构和设施建设运营。
(二)落实医疗、养老、教育、文化、体育等社会领域产业专项债券发行政策,支持社会领域符合条件的企业发债融资。
(三)充分发挥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体育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养老服务产业发展基金等引导作用,撬动更多社会资本投入社会领域。
(四)积极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的前提下,创新开发适合社会领域企业发展的金融产品,合理确定还贷周期和贷款利率,有效满足医疗、养老、教育、文化、体育等社会领域产业发展对信贷资金的合理需求。
(六)加强知识产权评估、价值分析以及质押登记服务,探索推进投贷联动,加大对社会领域中小企业的服务力度。
(七)推动社会领域企业用收益权、应收账款以及法律和行政法规规定可以质押的其他财产权利进行质押贷款。
(八)探索建立省级层面统一公开的项目金融资金对接信息共享机制,为社会领域企业提供更具时效性、针对性和差异化的融资服务。
(九)发挥行业协会、开发区、孵化器的沟通桥梁作用,加强与资本市场对接,引导社会领域企业有效利用主板、中小板、创业板、新三板、区域性股权市场等多层次资本市场进行融资。
四、认真落实土地税费政策
(一)将医疗、养老、教育、文化、体育等领域用地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和年度用地计划,农用地转用指标、新增用地指标分配要适当向上述领域倾斜,有序适度扩大用地供给。
(二)医疗、养老、教育、文化、体育等领域新供土地符合划拨用地目录的,依法可按划拨方式供应。
(三)市、县级政府应依据当地土地取得成本、市场供需、产业政策和其他用途基准地价等,制定公共服务项目基准地价,依法评估并合理确定医疗、养老、教育、文化、体育等领域公共服务项目的出让底价。
(五)依法落实医疗、养老、教育、文化、体育等领域税收优惠政策。
五、大力促进融合创新发展
(一)科学规划建设社会领域相关产业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一批综合养老服务基地,逐步形成陇中养老服务产业核心区(兰州、白银、定西、临夏、甘南)、陇东南养老服务产业带和河西走廊养老服务产业带)的“一核两带”发展格局。
(三)支持社会力量举办规范的中医养生保健机构,发挥我省中医药资源禀赋,推进中医药养生保健服务集团化发展或连锁化经营。
(四)推广应用“互联网 ”的发展经验,推动大数据在社会领域的应用。
(五)支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科技含量高的医疗器械、药品、康复辅助器具、体育运动装备、文化装备、教学装备等制造业发展,打造具有影响力的产业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