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岳集团案例材料-九游官网

你当前的位置:九游官网>组织机构>内设机构>扶贫与社会服务部>工作活动专题>服务民企 绿色发展>典型案例

东岳集团案例材料

发布日期:2019-06-28            信息来源:扶贫部                   分享到:


  东岳集团创建于1987年,从两台被国有企业淘汰的旧设备起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和支持下,在全国工商联及各级环保部门的关心爱护和帮助下,经过30年的艰苦创业,成长为中国氟硅行业龙头企业,亚洲最大的氟硅材料产业园区,2007年公司在香港上市。东岳集团始终将安全环保作为东岳的第一价值,摆在第一位置,多年来,公司按照“安全、环保、国际化”的发展方向,通过科技创新,着力构建氟化工生态产业链,实现技术创新、产业结构调整同资源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的有机统一,实现了企业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公司坚持自主创新,在新型环保制冷剂、氟硅高新材料、离子膜等方面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实现了国产化替代。公司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工作站、泰山学者岗位,承担着国家重点火炬计划、国家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和山东省高新技术“一号工程”等重大科技项目,是商务部、科技部确定的18个“国家科技兴贸出口创新基地”之一。李克强、胡锦涛、张高丽、温家宝等领导同志先后视察东岳,对东岳发展特别是在新环保、新材料、新能源领域取得的重大自主创新成果给予高度评价。当前,公司牢牢抓住中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大机遇,紧紧围绕科技创新、绿色发展这条主线,着力打造“两个替代”和“智能制造”新引擎,在经济新常态下焕发出勃勃生机和活力,经营效益持续攀升。
  一、东岳探索“引进来、走出去”环保管理创新之路,解决了环保管理及治理技术难题
  东岳集团在抓好日常环保管理、合规运营的基础上,为进一步将环保做精、做细,强化知法懂法守法意识,落实企业污染防治主体责任,自2017年逐步探索引进第三方环保管家模式,先后与省环科院、山东共享环境管理公司专家团队、生态环境部评估中心开展合作。每年由环保管家专家团队开展环保法规标准培训、现场会诊工作,按照执行标准时段,提前规划,提前治理。本着绿色发展、环保共享的原则,环保走出去,向兄弟单位(集团各公司之间)、行业标杆(大金、巨化、鲁西)、先进企业(台塑、万华)沟通学习,通过走出去,将环保管理、环保技术,资源共享,互相促提高,构建大环保。
  二、循环经济、绿色发展、未来方向
  东岳集团以建设生态文明为目标,以结构调整和节能减排为主线,在大力发展绿色节能环保制冷剂等环保项目的同时,坚持走循环经济之路,以“氟”和“硅”两条主线,打造氟硅材料产业链。氟硅公司以原盐为原料,生产氯碱,氯碱产品氯气,外购甲醇作为生产甲烷氯化物原料,“氟产业链”通过萤石的加入,衍生到化工公司氟制冷剂,化工公司氟制冷剂作为高分子含氟聚合物原料,进而进一步深加工生产神舟公司的氟橡胶、氯碱离子膜原料氟树脂;“硅产业链”通过硅块的加入从甲烷氯化物生产有机硅单体,硅橡胶、白炭黑,形成水、汽、氯、氟、硅在园区内循环综合利用。同步衍生出副产品综合利用项目,氢气替代燃油利用、氯化氢转化生产pvc、四氯化碳转化一氯甲烷(四氯乙烯)、盐酸转化聚合氯化铝等一大批节能减排项目,实现了能源综合利用,有效打造循环经济产业群。
  在循环经济,绿色发展同时增强企业竞争力,研发环保新产品:
  1、东岳与清华大学合作,成功开发的新型环保制冷剂,荣获国家技术发明奖。
  2、与上海交通大学合作,经过8年的努力,攻克了被称为氯碱工业“中国心”的氯碱用全氟离子膜。打破了一系列国外技术垄断与封锁,离子膜等方面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实现了国产化替代。
  3、随着环保形势的日益严峻,以及石油等地下能源的不可持续,太阳能、氢能、风能等新型环保能源成为人类的必然选择,与奔驰福特联盟(afcc)攻克量产氢燃料电池膜。
  东岳所从事的氟硅材料是一个庞大的产业群,是数百个产品和上万个品种,对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防装备、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支持。氟硅材料已被列为国家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扶持。未来发展,东岳通过梳理氟硅产业,形成了突出抓好三大重点,推进千亿级氟硅产业园区建设的新目标。一是发挥东岳燃料电池膜研发全球领先的优势,推动氢燃料电池膜、电池堆和整车的高端新型产业链打造。二是持续进行智能化控制升级,全面迈向中国制造2025和工业4.0。三是服务国家战略,梳理航天、航空、军工、电子、交通等领域的国产化氟硅高端材料“短板”,着力打造聚四氟乙烯、聚偏氟乙烯、有机硅材料、功能膜材料等8条高新技术产业链,投资150亿元建设项目,向千亿级氟硅产业园区迈出坚实的一步。

  新闻链接:
网站地图